2025年初,一家初创公司联系我们,谈论其针对苹果Vision Pro的3D体育直播业务。然而,资金、版权许可以及3D直播体育赛事的技术限制这一严峻现实,使得初创公司几乎不可能解决这个问题。
自发布以来,苹果Vision Pro一直致力于为用户提供体验。无论是参观宇宙飞船、观看潜艇上的沉浸式视频,甚至是冰岛被雪覆盖的村庄,这款头显都有很多可看可做之事。
然而,虽然你可以在一个宏大的新奇场景中的巨幕上观看流媒体视频,但这与亲临体育场馆的感受并不完全相同。你无法获得被球迷包围、观看体育明星在保养极佳的草场上奔跑的体验。
随着苹果Vision Pro进入第二代,以及苹果在体育领域的深入拓展,人们希望两者能够结合,带来沉浸式的直播体验。
在某种程度上,确实如此。尽管规模还非常小。
在与NBA的合作方面,苹果已使用其摄像机录制了扣篮大赛。在2025-2026赛季期间,还将有一批湖人队篮球比赛以180度苹果沉浸式视频格式进行直播。
真正的问题在于,由于诸多原因,这是一个距离广泛实现还很遥远的梦想。简而言之,创建这种体验成本高昂且困难重重,而目前的受众规模尚不足以使其具有价值。
对初创公司不友好
乍一看,这似乎是一个小型初创公司可以在合适环境下迅速崭露头角的领域。一个拥有适当专业知识和一点运气的顽强新秀可以改变局面,至少在我们戴着玫瑰色眼镜看问题时是如此。
但情况绝非如此,除非他们背后有大量支持。

来自Be There宣传视频的图像 – 图片来源:OneEightyDegrees
撰写本文的动因之一是我们早在六月发现了一家名为OneEightyDegrees的初创公司。这是一家小公司,似乎想涉足沉浸式视频领域,并拥有一个与之匹配的光鲜网站。
该网站展示了许多最小可行产品的特征,自我宣传为苹果Vision Pro用户提供在体育赛事中获得专属座位的方式。用户观看的不是广播公司的视频,而是由位于赛事看台内或附近的专业摄像机拍摄的沉浸式视频。
我们联系了该公司,询问其许可情况和支持的平台。我们被告知这是一家”早期公司”,正在快速发展并获得投资。

OneEightyDegrees与我们之间的邮件往来(经编辑)
其初始产品Be There是为visionOS开发的,不过据称其他平台的应用程序也在积极开发中。还声称已与欧洲各地的足球联赛和俱乐部进行了对话,更多信息将在保密协议下提供。
我们遵守保密协议的精神,不透露邮件中提及的任何其他相关方的身份。然而,关于该公司的其他信息已被公布。
联合创始人阿瑟·纳迪姆在夏季发布的一篇LinkedIn帖子宣称,Be There在首次推出后24小时内获得了超过1100个”候补名单注册”。帖子还坚称,公司正在努力争取独家VR直播权。
在邮件中,这家初创公司表示产品预计在2025年初秋推出,附带初始直播比赛流为”16k/60fps”,所需带宽为25Mbps。并已使用苹果Vision Pro进行用户测试。

推广OneEightyDegrees的Be Seen平台的LinkedIn帖子
帖子补充说,公司正在筹集一轮价值500万英镑(660万美元)的资金,以扩展其平台。然而,这可能是一个乐观的目标,因为帖子说这家初创公司”希望与投资者建立联系”,这绝不能保证能成功融资。
事实上,与我们的电子邮件交流中包含了一个请求,希望我们能介绍对该领域感兴趣的风险投资家或其他投资者。
在本文发布前的11月初,我们曾尝试通过电子邮件跟进该公司,但未获回复。
总体而言,这家初创公司的沟通极为乐观,但该公司是否能真正实现其计划似乎相当值得怀疑。有多个危险信号让人怀疑该项目的合法性。
这包括融资目标相对较低,以及关于该公司的公开报道少得惊人。到目前为止,唯一的信息来源是保密协议下的电子邮件、创始人的一篇LinkedIn帖子以及一个最初公开的网站。
在本文发布时,该网站已受密码保护。但其存档仍存在于Wayback Machine中。

来自Be There宣传视频的图像 – 图片来源:OneEightyDegrees
对OneEightyDegrees的深入搜索显示,它于2025年3月在美国注册成立,时间就在其初次宣传和LinkedIn帖子发布前不久。
纳迪姆的LinkedIn页面更令人担忧,显示其在2025年7月大学毕业,并于9月注册攻读硕士课程。其经历包括担任Eden Software的创始人,以及在Skinja和Thoughtful Partner等公司担任工程职务。
总而言之,虽然OneEightyDegrees及其Be There平台有可能是一家合法的初创公司,但似乎不太可能成功。这可能是一次试探性尝试,旨在争取极其渺茫的融资机会,以期成为真正的服务。
然而,即使我们宽宏大量,相信它已获得资金并正在开发实际产品,其成功的机会也极为渺茫。在过去几个月里,我们多次联系他们,但都石沉大海。
一周前,我们告知他们我们将发布我们所掌握的信息。
很明显,该公司既没有资金,也没有经验,无法在沉浸式广播领域成为重要参与者。甚至可能根本无法参与。
版权许可及所需巨额资金
任何扩大沉浸式体育直播规模的努力所面临的首要障碍是资金。具体来说,就是为了获得进行此类直播的许可,你首先需要支付多少费用。
大型体育特许经营是资金雄厚的机构,部分原因在于它们将组织所能授权的一切都发挥到极致。这包括利润极其丰厚的赛事转播权。
这是苹果拥有丰富经验的领域,因为它已与许多知名机构谈判达成了版权协议。这就是为什么苹果TV上有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的周五夜赛,或者美国职业足球大联盟的季票。
最近,苹果成功获得了美国一级方程式赛车官方转播商的地位。这是一项为期五年的协议,据宣布前预测,苹果每年需支付高达1.4亿美元。

苹果的F1协议耗资数亿美元 – 图片来源:Apple
转播权谈判 notoriously 难以确保,而且一旦获得,限制也很多。即使转播权协议已经达成,也并不意味着苹果可以随心所欲地使用它。
如果制作苹果沉浸式视频是协议的一部分,那么苹果可以这样做。如果合同中没有规定,苹果就无法进行,除非它谈判修改合同,或者寻求专门为苹果Vision Pro视频签订第二份合同。
无论苹果如何尝试获得许可,版权持有者都会期望某种形式的补偿,这意味着数千万美元将流入版权持有者的银行账户。
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场非常昂贵的赌博,即使是苹果。只有在投资能带来实际可行回报的情况下,才会做出仅版权费就耗资数亿美元的决定。
苹果与NBA的合作,充其量只是对该技术及其市场反响的有限测试。目前,苹果为获得制作沉浸式视频流的许可可能花费不多,但这将有助于苹果和NBA判断该想法对未来扩张的可行性。
技术限制与物流瓶颈
获得体育赛事的拍摄许可是一回事。而以足够专业的方式进行拍摄,使人们愿意观看,则是另一回事。
捕捉赛事的广播级视频也很困难,同样是因为费用高昂。这需要广播级摄像机和转播车,将多个直播信号合成为一个输出给观众。
对于体育场内座位视角的视频,OneEightyDegrees认为不需要走那条路。相反,该公司在邮件中声称将使用现成的和专有设备以及定制软件,并且摄像机完全无需操作员。
对于像苹果Vision Pro这样的顶级产品,苹果会希望其视频素材具有更高的制作水准。公平地说,苹果对此已经有了一些解决方案。
在极端广播端,其摄像机系统已在一些赛事中被发现,因此我们知道它们存在。关于它们的实际细节尚未公开,但它们确实是已知的存在。
苹果还为内容创作者建立了一个使用33,000美元的Blackmagic Design摄像机创建沉浸式视频格式的流程。这是一套非常昂贵的设备,中级制作公司或许可以购置,但普通消费者则难以企及。

Blackmagic URSA Cine Immersive 摄像机
假设苹果已经解决了视频捕捉问题,制作视频不再是个问题。但这仍然需要幕后团队以及通常专注于广播的人员来为消费者制作最终的视频流。
然后还有将比赛内容传输到体育迷头显中的问题。
以湖人队比赛为例,它们将以苹果沉浸式格式拍摄,提供180度视场角。虽然苹果之前的沉浸式节目以8K和极高细节拍摄,但我们尚不清楚直播体育流是否能接近那个水平。
到目前为止,我们了解到广播比赛将使用大小高达150Mbps的流。这意味着观看直播需要大量带宽,不过互联网的特性意味着实际带宽可能远低于此。
实时管理如此大的带宽是一项挑战,湖人队的比赛将通过限制范围来缓解这一问题。直播仅限于位于湖人队地域内的Spectrum Internet和Spectrum SportsNet客户,从而将流量影响最小化到特定地理区域。
如果直播流实时传输到其他地区,则需要在互联网基础设施上管理大量数据。这将很可能导致质量显著下降。
分发非直播活动的大规模高质量视频流相对简单,因为它变成了本地带宽问题。事后录制的视频可以进行区域分发,减少消费者与内容之间的基础设施负担。
这对于实时向大量粉丝提供高质量视频流来说,并不容易实现。
OneEightyDegrees设定的25Mbps流目标, admittedly 对于高分辨率直播流在互联网上传输来说是一个好得多的目标。至少,与150Mbps的版本相比是如此。
然而,其声称的16K分辨率在保持质量的前提下是值得怀疑的。Netflix要求4K流至少需要15Mbps,因此分辨率是其四倍的16K流需要高得多的带宽来维持质量。
体育赛事的回放对于全球观众来说更容易管理。它可以在事后进行压缩和打包,而无需面对实时直播的困难。
直播流需要大量深度投资来建设庞大的在线分发基础设施。这是任何规模的公司都能想出解决方案的问题,但只有大型实体才能负担得起,或者已经拥有类似的基础设施。
苹果已经拥有这样的基础设施,即其Apple TV平台。其对体育赛事的直播意味着它已经知道如何将高分辨率直播流从地点传输到全球家庭。
对苹果而言,将基础设施扩展到苹果Vision Pro,与其说是基础设施问题,不如说是实施问题。鉴于其在沉浸式内容方面的现有经验,这也不是问题。
忽略捕捉沉浸式视频的物流问题,除非一家初创公司能够使用这类基础设施,否则它就没有机会进行恰当的实时直播。
即使建成,用户也未必到来
沉浸式视频项目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其潜在受众。
虽然我们可以讨论体育场内座位视角的视频流可能不如观看正规的广播节目,但更大的问题首先在于使用头显观看这一行为本身。
长时间在VR或AR头显中做任何事情都是难以持久的。苹果Vision Pro被广泛认为是一款重型设备,不适合长时间持续使用。
体育赛事肯定属于长时间使用的场景。

2024年NBA扣篮大赛评委旁的一台3D摄像机 [Youtube/House of Highlights]
即使你解决了佩戴头显的问题,下一个问题也是试图说服足够多的受众为头显体验付费。我们不清楚苹果Vision Pro头显具体向公众售出了多少台,但数量肯定会远少于市场上其他公司的产品。
IDC在2025年10月的一份报告称,全球AR和VR头显(加上无显示屏智能眼镜)的出货量在今年将达到1450万台。
这根本不是一个巨大的数字。折算下来,三年内大约出货4500万台头显。
一项提供直播沉浸式视频的服务要想蓬勃发展,必须鼓励数百万用户付费。这首先需要拥有数百万乃至数千万的潜在用户。
目前,市场尚未达到会有大量用户真正想要沉浸式直播体育体验的阶段。也许有一天会实现,但这需要市场更大幅度的增长才能变得可行。
非初创公司可参与的游戏
将沉浸式视频从体育场座位直播到家中的头显用户,听起来像是一个步骤相对简单的任务。如果你忽略拼凑直播广播节目的复杂性,这似乎是一个可以完成的目标。
但是,如果你深入研究,就会发现有太多因素在起作用,任何尝试者都必须极其严肃地对待。
如果你做得便宜,体育场内的摄像机设置可能也要花费数千美元。这还没算上你需要处理将直播流送出体育场、穿越互联网、进入人们头显的问题。
从拍摄硬件到互联网基础设施和平台开发,再到为获得许可而支付的费用,所有一切的成本都极其高昂。
像苹果这样的公司有能力进行一些实验。但即使是它,也必须认真考虑需要为实现更主流的沉浸式体育体验做哪些准备,以及是否能承诺投入。
尽管像OneEightyDegrees这样的小公司的梦想很美好,但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它仍将只是一个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