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并非所有用户都能察觉,但不少用户反映iOS 26系统中的应用图标呈现倾斜状态,甚至有人因此产生眩晕感。
这并非苹果宣传的液态玻璃功能特性,但对部分用户而言确实存在。据Reddit平台首次曝光,在iOS 26中开启深色模式会使应用图标呈现异常倾斜效果。
这完全是一种视觉错觉。以下并排对比图中,右侧添加了网格线的图标表明——看似倾斜的图标实际完全笔直。

通过网格线对比可清晰看出,并不存在任何实际倾斜。
实际变化的是光照效果。开发者可通过苹果提供的多种光照参数营造3D图标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Reddit原帖中所有应用图标均呈现一致性倾斜。这并非单纯源于神经感知差异,本刊编辑在Reddit图片中能观察到该现象,但在实际设备中无法复现。
特定风格的壁纸会放大或减弱这种效应。默认图标下最不明显,通常仅在选用「透明」「深色」或「着色」外观方案时显现。
对于敏感人群,这种视觉幻象不仅关乎好奇——原帖作者甚至表示导致其产生眩晕症状。
苹果虽在iOS中设有缓解晕动症的功能,但对此现象似乎并无效果。
测试阶段溯源
令人疑惑的是,历经大量测试的公开测试阶段竟无人报告此现象。但iOS系统正式版用户量远超测试规模,使得该效应最终显现。
此效果属于液态玻璃设计美学体系,该设计语言将玻璃层级概念贯穿苹果操作系统。
其核心是通过光影营造多层3D效果:系统模拟特定角度的虚拟光源,在图标上生成对应高光与阴影。
通常光源设定在屏幕左上角。高光出现在玻璃层左上边缘,沿平面扩散直至消失。
由于图标由玻璃层构成,光线会穿透并影响对向边缘。这意味着右下角会与左上角同时受光。
苹果还加入了动态效果——光源角度随设备移动而变化,使高光与阴影产生流动效果。
用Icon Composer重现效果
为验证光影变化,我们通过苹果Icon Composer工具创建基础图标。这个跨生态图标制作工具只需导入图片并排版即可生成图标。
测试使用透明背景的白色LOGO的PNG图片,置于纯黑背景模板中。
该工具会自动应用液态玻璃设计原则,包括处理多层玻璃的光影交互。
本次测试中AI标识作为前景层,背景层为主要载体,双层结构有效演示了光线角度变化时的光影联动。
开发者可通过角度调节控件实时观察不同光照下各图层的呈现效果。
我们测试了-45度(左上光源)与-139度(左下光源)两种光照方案。
问题在于明暗区域会制造倾斜错觉,其原理类似「咖啡馆墙幻觉」——使平行线呈现角度差异的视觉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