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2015年以来,苹果已削减超60%碳排放,但其Apple Intelligence战略可能使2030年碳中和目标复杂化。
苹果正努力平衡气候承诺与技术发展。该公司计划到2030年实现全业务链碳中和。
这一目标涵盖从制造工厂到iPhone充电能源的全流程。然而产品中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起带来了可能考验该计划的能源消耗问题。
批评者认为,苹果低估了碳清除与减排协同作用的重要性,且Apple Intelligence的气候成本尚未量化。
苹果2030气候目标
苹果的目标具有全局性:以2015年为基准,到2030年削减75%温室气体排放,剩余25%通过认证碳清除项目抵消。
范围不仅包括办公室和零售店,还涉及制造、设备使用、运输及报废回收。
实现路径依赖三大支柱——供应链全面使用可再生能源、用回收材料替代原矿材料、物流转型减少运输污染。
苹果2020年已宣布其办公室和数据中心实现碳中和,但承认这只是简单部分。全球制造和运输数亿台iPhone才是真正挑战。
供应商被严格要求:所有苹果硬件制造商须承诺2030年前苹果相关业务100%使用可再生电力。
苹果通过其半导体和消费电子零部件全球最大采购商地位,定期审计并公布进展。
为填补缺口,苹果通过”恢复基金”投资碳清除项目,强调实际减排优先于廉价碳抵消的会计技巧。
2024-2025年进展
2025年报告显示苹果超预期减排。截至2025年4月,公司排放较2015基准减少超60%(不含抵消)。
关键在减排来自直接行动而非碳信用。苹果坚持抵消仅用于无法消除的少量排放。
主要进展来自清洁能源、材料回收和物流变革。距离75%减排目标完成四分之三,剩余五年时间。”供应商清洁能源计划”是核心驱动力。
2024年苹果供应商提供超3100万兆瓦时可再生电力,当年减少2180万吨CO₂排放。
2023年推动超100家供应商升级能效设备,节电20亿千瓦时,再减170万吨排放。
材料转型显著:2024年产品中24%为回收/可再生材料(2023年为22%)。磁体稀土和电池钴的回收率达99%。
MacBook Air等产品铝外壳已100%使用回收铝。因铝可无限循环且品质无损,苹果将其视为设计战略基石。
拆解机器人Daisy、Dave和Taz规模化应用,2024年处理近1600万台设备,通过计算机视觉回收高价值部件,使稀土和钴重回供应链。
包装与物流革新
苹果环保工作超越工厂范畴。包装98%为纤维材料,目标彻底消除塑料。
Apple Watch包装实现全纤维化,自称行业首创。产品重新设计也推动创新。
新款iPhone体积缩小6%,用户使用能耗降低54%。更小产品意味着更轻运输和单机耗电减少。
物流网络从碳密集型空运转向环保海运/铁路。2022-2024年运输排放减少20%。Apple Watch Series 10等碳中和产品超半数采用海运。
这印证了从中国到芝加哥的运输细节在苹果气候计算中的重要性。
碳中和产品试点
2023年起苹果为部分设备标注碳中和标识,包括Apple Watch Series 9/10和重新设计的Mac mini。
这些产品采用大量回收材料,制造过程100%使用可再生电力。
约半数Apple Watch Series 10采用低碳海运,苹果还投资清洁能源匹配充电用电。
Mac mini含超50%回收材料,生产全程使用可再生能源。
剩余排放通过”恢复基金”自然项目抵消。苹果环境事务副总裁丽莎·杰克逊坦言,最艰难部分仍在前方。
最后15-20%的减排需要材料突破、供应商全面合规和大规模碳清除技术。而AI可能成为颠覆预期的变量。
差异化战略
苹果标榜其改写行业规则的能力,气候策略亦不例外。
当微软、谷歌因云端AI工作负载导致排放激增时,苹果选择终端AI路径,将神经引擎嵌入A/M系列芯片。
这使得听写、转录、图像生成等任务仅需数瓦电力本地运行,而非数据中心数千瓦耗能。云端需求则坚持使用可再生电力。
理论上这使苹果扩张AI时避免同行面临的碳足迹激增。但现实更复杂。
终端AI导致充电频次增加,推高用户使用产生的Scope 3排放。苹果承诺将匹配清洁电力投资,但尚未公布AI具体能耗数据。
分析师指出,缺乏透明数据难以判断苹果是在真正减排还是寄望于外界忽视。
Apple Intelligence能源问题
Apple Intelligence是苹果对生成式AI热潮的回应。与云端服务不同,它依赖终端专用硬件处理。
苹果称此设计降低能耗、避免依赖大型数据中心并保护隐私。A/M系列神经引擎运行推理仅需数瓦电力,相较云端AI单任务耗电数千瓦。
这种效率被宣称为隐私优势与气候效益的双赢。
该战略强调设备端处理AI任务
但苹果也在秘密测试更大模型。Ajax GPT项目可能升级Siri或启用云端辅助功能。
大规模训练模型需要新建数据中心,即使使用可再生能源。苹果承诺扩建将遵守100%清洁能源原则。
批评者指出,每个新建数据中心都增加钢铁、混凝土和水资源消耗,非仅风电设备。
AI赋能回收与基建
AI不仅是气候风险。苹果也用它提升可持续项目效率。拆解机器人Daisy通过机器视觉识别部件,回收纯度高于传统方式。
单台Daisy年处理超百万台iPhone,回收钴、金和稀土。苹果在得州和加州设立材料回收实验室,与卡内基梅隆大学合作推进机器人回收技术。
这些系统越高效,苹果对采矿依赖越低——电子供应链中污染最重的环节。数据中心AI驱动冷却系统已降低风扇能耗35%。
机器学习优化的可重复使用空气滤网和气流管理减少浪费并延长基建寿命。苹果虽少用”AI”标签,但这些数据驱动自动化确在削减排放总量。
减排策略与供应商管理
为协调创新与可持续,苹果采用可再生能源扩张、能效升级和硬件设计三管齐下。2018年起所有苹果设施100%使用可再生电力。
现正施压供应商效仿,称超300家合作伙伴(覆盖90%生产成本)已加入。”供应商清洁能源计划”提供资源、培训和购电谈判支持。
截至2024年,28个国家开展供应商可再生项目,提供17.8吉瓦清洁电力,避免2100万吨排放。但执行仍是问题。
重要组装商和硕仍未完全承诺,遭绿色和平等组织批评。苹果坚称将约束供应商,但历史表明知易行难。
苹果还推出”清洁能源充电”等软件工具
能效是核心主题。数据中心气流改造使风扇节能三分之一。超100处苹果建筑获LEED/BREEAM认证。
产品端,Apple Silicon持续提升能效比,限制日常AI任务排放。软件层面,iPhone的”清洁能源充电”会在电网更清洁时启动充电。
虽是小举措,但数亿设备累积效应显著。
碳抵消与恢复基金
碳抵消虽有争议,苹果坚称其是最后手段。”恢复基金”支持全球再造林、红树林保护和原住民土地管理项目。
2023年苹果扩大基金,吸引台积电、村田等供应商共同投资。项目包括肯尼亚森林恢复和澳大利亚土地管理。
苹果要求抵消额度需经第三方验证并逐年注销,部分项目设缓冲池应对碳损失。
公司称抵消仅用于无法直接消除的排放,长期目标是完全摒弃抵消。这使其区别于依赖碳信用的同行。
但2025年针对Apple Watch”碳中和”标语的诉讼指出,部分恢复基金项目缺乏”额外性”——判断抵消是否真实除碳的关键标准。
这场法律战揭示核心问题:消费者已具备通过法律挑战绿色营销的认知。
2030目标能否实现?
苹果在减排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且未依赖碳抵消。多数供应链已转向清洁能源,产品与物流重新设计降低碳强度。
围绕高效芯片和终端推理的AI战略,避免了其他科技巨头的排放激增问题。
但最艰难部分尚未攻克。最后15-20%减排需要材料突破、供应商全面合规和大规模碳清除技术。若深入云端服务,AI仍是变量。
此外,欧盟新规将禁止依赖抵消的产品标注”碳中和”。2026年起苹果须弃用该标签,即使实践不变。
这凸显气候行动表述的争议性。尽管如此,企业仍在持续努力。
苹果未披露AI专项能耗数据,令投资者和监督者猜测。若要保持气候信誉领先地位,公司需公布数据并证明清洁能源承诺在负载增加时依然有效。
苹果的气候进展真实存在,非仅营销手段。2015年来碳足迹已减超60%,建立了多数对手无法复制的可再生能源、回收材料和供应商强制体系。
未来五年将面临诉讼、供应商滞后、法规变化和AI能源需求不确定等挑战。苹果常言创新与气候责任可兼得。若数据持续向好,或能证明万亿美元科技公司可在季度出货数百万设备同时实现环保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