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调查表明,苹果的Apple Intelligence及其他厂商的生成式AI功能对大多数手机买家而言并非关键因素。消费者更看重价格、电池续航等传统指标,而非炫目的AI功能。
CNET与YouGov的联合调查显示,仅11%的美国智能手机用户会因AI功能升级手机,较2024年的18%有所下降。价格(62%)、电池续航(54%)、存储容量(39%)和相机质量(30%)才是主要购买动机。
苹果虽被批评在AI竞赛中落后于三星和谷歌,但调查发现多数用户并不在意。三星在Galaxy S24等机型力推Galaxy AI,谷歌为Pixel系列集成Gemini功能,而苹果则因推迟Siri关键升级而逐步推出iOS 18的Apple Intelligence。
仅十分之一的市场为AI功能升级手机,这意味着厂商无需过度纠结谁的聊天机器人更炫酷。苹果的声誉历来建立在稳定性、隐私性和生态整合上,而非追逐功能堆砌。
iPhone用户真正关心什么
消费者更青睐价格实惠、电池续航更长、存储容量更大的手机。有趣的是,仅7%的用户对更薄的设计感兴趣(传闻中的iPhone 17 Air主打特性)。
苹果近期策略与用户需求一致:注重 affordability(如iPhone 16e)、电池续航和相机质量(如iPhone 16 Pro Max)。

苹果用户希望电池续航更长
AI功能使用率普遍较低:仅13%用户用AI总结或撰写文本,8%用于生成图像,7%用于照片编辑。约20%用户甚至不知如何使用手机AI功能。
智能助手的情况类似:61%的iPhone用户使用Siri,但仅10%每日使用。谷歌Gemini表现也不佳,仅9%的Pixel用户每日调用。
厂商营销与用户需求错位
调查揭示了科技公司营销与消费者需求间的脱节。三星和谷歌押注用户会追捧AI功能,但数据表明事实并非如此。
对许多用户而言,炫酷的AI演示不如一款价格更低、电池更耐用的手机。苹果历来擅长在此类情境中胜出。
App Store和大屏幕曾定义iPhone的成功,而非未来派软件。如今苹果可从容打磨Apple Intelligence,待其能提供真实价值时再推出。
苹果无需赢下AI竞赛
行业叙事称苹果在AI领域落后,但消费者数据表明其时机可能恰到好处。苹果硬件仍主导销售,其服务业务也不依赖AI炒作持续增长。
若iPhone 17能提升电池续航、相机性能并适度改进AI,这可能正是用户所需。AI可稍后跟进,当其不再只是噱头,而真正让iPhone更易用时。
用户不愿为AI付费,且不信任其处理数据的方式——这种犹豫正是苹果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