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乔布斯的NeXT公司如今几乎踪迹全无,但它却是苹果存活至今的原因,也是互联网的起点。以下是乔布斯在1985年9月12日离开苹果后创立这家公司的独特故事。
对于这家改变世界的公司——毫不夸张——很难确定NeXT计算机公司的具体成立日期。但乔布斯首次以官方形式宣布公司成立是在1985年9月12日。
公司命名花了数天,寻找办公场地花了数周,正式注册则花了数月。然而在1985年9月12日这一天,乔布斯向苹果董事会透露了计划。他特别说明将带领几名员工创立一家面向高等教育市场计算机制造公司。据《苹果机密2.0》记载,他轻描淡写甚至称这些员工为”低级”员工。
据记载,当时苹果会议通常在早晨7:30开始。在1985年9月13日周五的晨会上,乔布斯列出了将要带走的成员:Rich Page、Bud Tribble、Susan Barnes、Dan’l Lewin和George Crow——这些根本不是低级员工,而是资深总监、工程经理和市场精英。
他们不仅在苹果举足轻重,更深度参与公司各项事务——而乔布斯正将他们悉数带走。
乔布斯在苹果的终结
当乔布斯列出将要带往新公司的成员名单后,CEO约翰·斯卡利提出罢免其苹果董事长职务。这看似荒谬,因为乔布斯已明确表示将离职。但在正式信函中,乔布斯这样记述经过:
“今晨媒体报道苹果考虑解除我的董事长职务。不知消息来源,但这些报道既误导公众对我不公。诸位应记得上周四董事会时我已声明决定创业并辞任董事长。董事会拒绝接受并要求推迟一周。鉴于董事会对新项目的鼓励及苹果可能投资的暗示,我表示同意。
周五告知斯卡利团队成员后,他确认苹果愿意探讨合作可能。但随后公司对我和新项目展现出敌对姿态。故此我必须要求立即接受我的辞呈。”
为确保公众知晓其立场,乔布斯将信件副本发送给各大报社。两天后,《纽约时报》刊登题为《苹果电脑企业家的沉浮》的专题报道,首次公开提及后来成为NeXT的项目:
“乔布斯先生周二晚表示新公司将致力于教育市场产品。这些产品可能是高性能计算机,但不会使用与苹果电脑相同的软件。他称新公司计划尚不明确:’我们将倾听教育界用户需求’。”
一周内,苹果对乔布斯提起诉讼。
荒谬与震惊
1985年9月23日周一,苹果提起诉讼,指控乔布斯在仍任董事长期间谋划新公司并带走员工,涉嫌窃取商业机密与违反受托责任。
乔布斯再次诉诸媒体,称诉讼”荒谬且令人震惊”。他告诉《纽约时报》双方本已达成共识:”我们进行了长达数小时的谈判,到周五晚本以为已达成协议。”
苹果很快达成庭外和解:次年一月案件终结。协议规定乔布斯六个月内不得再聘用苹果员工,且NeXT设备性能必须超越苹果所有产品。后者看似奇特条款,但因当时个人电脑与工作站存在分野——前者正成为大众消费商品,后者则是面向企业与学界的高性能昂贵设备。苹果无意涉足工作站市场。
在此期间,一场宣传彻底改变了NeXT的命运。
H·罗斯·佩罗
1984年11月某晚,商人暨后来政治家H·罗斯·佩罗观看PBS电视台约翰·内森执导的《创业者》纪录片时,注意到了史蒂夫·乔布斯。
次日上午,佩罗致电乔布斯提出投资意向。乔布斯等待一周以免显得急切,但随即接受了投资。
并非NeXT资金匮乏——乔布斯初期投入700万美元(后续追加500万)——但佩罗的200万美元投资带来了信誉背书。这位外部投资者不仅重大参投,更进入董事会。
据报道佩罗期望十倍回报,并称:”就初创企业而言,这是我计算机行业25年来所见风险最低的项目”。
金钱改变一切
若你是NeXT创始高管,1985年官方年薪为7.5万美元(现值约17.6万)。其他员工年薪5万(现值11.7万)。
实际上工程师在外能获更高薪酬,因此NeXT有时提供签约奖金或安家费等激励措施。
更著名的是保罗·兰德仅凭一项工作收获10万美元(现值23.4万)——他设计了NeXT标识。
你见过他的作品。时年71岁的兰德以设计IBM条纹标识闻名,据说正是他说服公司使用缩写而非全称。1985年他正式为IBM工作,因此认为为NeXT工作存在利益冲突。乔布斯不得不取得IBM同意。
即便如此,兰德不愿卷入乔布斯公司。他提出一次性交易:设计标识后绝不修改。
这部分故事常被简化为兰德草图一挥即获十万酬劳。实际标识设计复杂得多:通常最终会形成厚厚一本规范手册,包含不同尺寸、适用于印刷或网络等不同场景的标识方案。
包含四色与黑白版本。在书信往来时代,设计手册甚至规定信纸标识位置与打字起始点标记。
我们不知兰德方案细节,但可在1986年公司介绍中看到他当年6月向NeXT展示标识的手册。
小公司,大梦想
兰德在帕洛阿尔托鹿园路斯坦福大学产业园的NeXT办公室向员工展示设计。团队在乔布斯位于山Home路460号的住宅工作数月后迁至此地,后又定居红木城办公室。
或许他们该在乔布斯客房多待些时日。尽管NeXT创始团队精干,但从一开始就怀揣宏大计划。作家兰德尔·E·斯特罗斯在1993年著作《史蒂夫·乔布斯与NeXT大业》中记载,公司立志成为巨头。
他引用联合创始人兼首席财务官苏珊·巴恩斯的解释:”NeXT已为成为十亿美元级企业做好组织建设,这样当我们壮大时就不会崩溃。”
未见计算机踪影
1985年转入1986年,再到1987年,仍无实际产品面世。据称即使获公司录用者也见不到原型机——须先接受职位。乔布斯随心打破此规则,却仍保持计算机神秘感。
以致他离开苹果三年后登台展示NeXT计算机时,这场发布会成了重大事件。
《新闻周刊》称现场观众达3000人。已知发出约4500份邀请,数百人提前排队入场。
据斯特罗斯记载,著名摄影师理查德·斯莫兰连夜从东海岸飞抵现场。”错过这场发布会就像错过爱迪生展示留声机,”斯莫兰说,”我不想告诉孙辈我曾受邀却未出席。”
如同1984年Macintosh和2007年iPhone发布会,乔布斯通过演示隐藏了设备未完成度。在三小时展示中,计算机本可能崩溃,但最终没有。
比尔·盖茨
数年后比尔·盖茨曾嘲讽初代iMac意味着苹果成为彩色领导者。据《计算机世界》记载,他在1988年讥讽NeXT发布会称:”想要黑色?我送你罐油漆。”
有趣的是,油漆或许真有帮助。NeXT使用的黑色涂料在运输途中容易出现划痕。
但机器正式发货耗时漫长,且客户数量始终有限。
尽管公司逐渐意识到院校并非预期的重要收入来源。1989年3月,NeXT宣布与Businessland合作——这家公司曾向企业客户大量销售PC。
至年底,Businessland仅售出360台NeXT设备。对比苹果初代Mac首年40万台的销量(当时仍被视为失败),差距悬殊。
史蒂夫·乔布斯演示NeXT
每台NeXT设备都在专用工厂生产,当时月产量约100台,远低于设计产能。
下一代NeXT计算机或许能改善局面。
二次尝试
1990年9月18日,乔布斯在旧金山戴维斯交响厅再次发布NeXT。
这次他公开承认初代设备价格昂贵、运行缓慢且缺乏彩色显示功能。当然,这一切都是为了突显新款NeXT工作站更便宜、更快速且”将展示史上最佳色彩”。
他没有告诉观众的是,这是其生涯最危险的发布会——最接近现场失败的一次。事实上,设备在观众入场前已崩溃且无法替换。当乔布斯坐下时,眼前的NeXT显示器连接着后台另一台隐藏计算机。
不清楚为何不直接更换设备,但据报道有工程师控制台上每台设备以防故障。NeXT计算机支持多用户同时连接,这本是学术工作的优势。
对此演示也是好事一桩。当乔布斯按下键盘键启动演示时,他忘了需先关闭屏保。一位匿名NeXT工程师在后台通过Unix指令为其关闭——这不仅是晃动鼠标解除屏保,需要输入命令完成。
或许可视为计算机响应迅速的证明,但速度与色彩未能改善NeXT命运。新设备售价5000美元,虽更便宜但优势不大,销售仍无起色。
NeXT各型号计算机总销量据信仅5万台。
OpenStep
到1990年,Businessland已消亡——不是与NeXT的合作,而是公司本身。这家销售巨头倒闭后,乔布斯从单一经销商转向百家小型经销商。
未能奏效。回首看来似乎无事可成,但即便Businessland倒闭时,NeXT形势似乎不错——至少乔布斯能渲染政府订单的成功故事。
直到1991年公司开始裁员。此时乔布斯开始讨论首次公开募股,却未提及裁员约5%。
约30人被裁,但次年1993年2月10日,再次裁员280人。”黑色星期二”后,NeXT仅剩250名员工。
同日乔布斯宣布将硬件业务出售给佳能,专注于NeXTSTEP系统开发。
这个决定不错。NeXTSTEP系统界面即便在发布二十多年后的今天依然美观。
大量NeXTSTEP创新如今已成标配——正因它们经年累月融入了Mac系统。
苹果收购NeXT
它们确实融入了,因为当今macOS及其前身OSX都基于NeXTSTEP构建。
令人惊讶的是NeXTSTEP(以及NeXT公司)竟能挣扎数年,尝试各种在PC上运行的计划。
NeXT宣布被苹果收购的公告
1996年12月,一切终结:苹果以4.29亿美元加150万股苹果股票收购NeXT。苹果获得了NeXTSTEP——和史蒂夫·乔布斯。
这最终改变了苹果。此举意义重大,以致有人戏称是”NeXT以负4.29亿美元收购了苹果”。
乔布斯后来承认曾愿终身效力苹果。因此有种观点认为他创立NeXT的终极目标就是回归苹果。这看似牵强,但2015年艾伦·索金电影《史蒂夫·乔布斯》中确实探讨了此观点。
一个时代的终结
如今我们许多人每日使用macOS却不知程序坞等功能源自NeXTSTEP。我们都在使用互联网,即便知道蒂姆·伯纳斯-李创建万维网的人,或许也少知他是在NeXT立方体上完成的。
多年来,他使用的NeXT机器一直陈列于英国布拉德福德国家科学与媒体博物馆。
若你为macOS、iOS或iPadOS开发应用,仍可见NeXTSTEP的遗传证据:Objective-C中存在为NeXTSTEP创建的基础元素,其名称皆以NS开头。
或尝试访问Next.com网站。尽管英国服装公司Next试图收购该域名,但原持有者在NeXT标识湮没历史二十余年后,依然坚守着这个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