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Air 或许让用户提前窥见了 2026 年 iPhone Fold 的模样——至少是其一半的设计。
iPhone Air 彻底跳脱了苹果传统的 iPhone 设计框架。尽管这款机型未必拥有超高规格,但它确实预示了 iPhone Fold 可能的设计方向。
除了通过单个铰链式大屏取代两块独立屏幕实现的可观显示面积,机身厚度是另一大看点。先前报告推测,iPhone Fold 在展开状态下应与 iPhone Air 厚度相当。
这一设计理念并不令人意外,尤其考虑到苹果始终追求更轻薄的硬件。由于折叠状态时厚度至少会增加一倍,因此展开时务必做到尽可能薄。
古尔曼进一步表示,iPhone Fold 定价预计将高达 2000 美元以上,相较普通 iPhone 显得十分昂贵。关于发布时间,他与其他爆料者均预测为 2026 年秋季。
早期传闻曾推测 iPhone Fold 可能比 iPhone Air 更薄。七月有消息称其厚度或仅为 4.8mm,低于 M4 iPad Pro 的 5.1mm 与 iPhone Air 的 5.6mm。
郭明錤三月更指出,其厚度可能进一步降至 4.5mm。
屏幕尺寸方面,内部可折叠大屏预计约为 7.5 英寸,外部副屏则约为 5.5 英寸。
印度制造计划
古尔曼透露,苹果正与供应商及组装伙伴紧密合作,完善 iPhone Fold 的生产方案。
虽然长期合作伙伴富士康仍将在中国完成至少部分生产任务,印度也可能成为制造基地。考虑到苹果已将主流 iPhone 生产线转移至印度,此举在多方面都具有合理性。
部分原因源于苹果的多元化战略,以避免全球性事件对销售与生产造成冲击。尽管目前中国产设备进入美国市场暂未受关税政策影响,但动荡的政治环境随时可能改变这一现状。
该说法与 9 月 18 日报告相符。消息称苹果正在台湾建立试产线,随后将在印度复制最终生产流程。据称此举有助于缩短设计研发周期。
然而,这未必能加速印度本土的生产规划。除持续面临从中国进口设备的难题外,苹果还需拓展本地供应商网络并对庞大供应链进行调整以实现该计划。